2025年4月8日14:30,西安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、科研创作处处长刘晨晨教授应邀莅临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服装学院,在G106教室为服装学院、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带来一场走进科研《依托创研 寻找专业发展路径》的专题讲座。作为国家级科研项目主持人、陕西省“教学名师”及科研管理专家,刘教授结合自身主持4项国家级、13项省级项目的丰富经验,从选题凝练、申报书撰写到团队构建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度解析,内容兼具学术高度与实践深度,现场百余名师生认真聆听,反响热烈。
讲座中,刘教授系统介绍了国家、省级科研项目的审核标准与全过程筛选机制,强调教育厅、文旅部及国家三大基金在项目筛选中的高标准与严要求。他特别指出,艺术院校教师应重视创作类项目,如国家美展与重大题材创作,并呼吁教师们在理论研究的同时积极进行艺术创作,借力国家文化政策,提升学术影响力与社会服务能力。
作为西安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,刘晨晨教授从评审专家角度揭示项目常见失分项出现的原因。提醒项目负责人在申报材料中避免出现致命硬伤、表述误区等情况,她指出,不少教师在初次申报中容易出现题目过大、方向不聚焦以及申报语言不够严谨等问题,建议青年教师可从校级项目、科普项目等起步,积累经验,逐步建立学术基础。她鼓励教师围绕现实问题、社会需求展开研究,例如乡村振兴、文化传承与科普传播等方向,以小切口反映大课题,增强项目的实践性和公益性。在申报过程中,要注重项目的逻辑结构、问题意识和实际可行性,通过不断打磨与反复修正,提高项目质量与中标概率。
同时,刘晨晨教授还强调,科研是一项长期性与战略性并重的事业,教师应坚持深耕专业,保持对学术问题的敏感性与思考力。同时,她提出科研也需要“抢先一步”,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与项目指南更新,争取在申报中占据先机。她指出,优质的科研项目不仅应具备创新性与理论深度,更要关注其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,如文化赋能、产业联动等方面的实际影响。她鼓励教师们结合自身研究兴趣与能力,积极参与国家艺术基金、青年人才项目等申报,以项目为平台推动个人发展与学院科研整体水平的提升。
最后,服装学院副院长刘红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,她指出“刘教授的讲座既有战略视野的高度,又有申报“实操手册”的细度,更为我院破解科研痛点指明方向。未来将邀请刘教授团队深度指导我院科研项目申报,共建‘艺术+科技’的科研创新平台。”